為什么你總不能收獲真正的愛情?
今天來談談,可能會導致我們無法獲取一段長期穩定關系的3大誤區,希望大家可以通過了解這3大誤區而得到你們問題的答案。
1“價值帝”
為什么獅子男會被拒絕呢?還不是因為長得不好看;
為什么借口總是沒感覺?還不是因為你長得不好看?
你以為他很注重姑娘是否有內涵么?不,你錯了他只喜歡姑娘很好看~
……
經常有很多人會說:
“找不到女友就是因為一個男生現在沒錢,當這個男生有錢有勢了,他也就什么都有了”;或者,有男生會說:“因為自己長得不高不帥,所以就沒有女友”;
或者,有女生會說:“因為我丑,所以我才沒有男朋友”。
他們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,他們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因于「價值」。
不可否認「價值」是非常重要的,甚至可以說我們每個人在達到一個門檻之前,“價值”是最重要的。
但如果我們一直這樣歸因,核心原因其實是在告訴我們自己:
不值得被人愛,也沒有值得別人喜歡的地方。
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核心,也就是:
很多人把自己沒有獲取長期關系的原因,歸因為自己不值得被人愛,而不是自己沒有愛別人的能力。
承認自己沒有愛的能力要比承認自己沒有錢困難得多。
如果男生承認自己沒錢,還可以怪女孩太現實,指天怨地或者罵別人,這比承認自己的失敗容易太多。
如果承認自己沒有愛的能力就好比讓一個男生承認自己陽痿,或者讓一個男生承認自己全面失敗,但是讓他承認自己沒有錢就比較容易。
于是有的人想獲得好的長期關系,就很勤奮努力去賺錢,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策略。
我們也可以看到,一個男人如果他有很多錢,那么他會很自信。
但我也見過一些有錢人在一夜之間失去財富的時候,會瞬間變得一無是處,那些當初圍在他身邊轉的人,也幾乎都離開他了。
這也是為什么,很多男生在一段長期關系里,會不斷想操控對方的原因。
很多男生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沒有被這個女人愛著,所以他要不斷地控制對方。
或者有些女孩子,看到男友在跟別的女生發短信或者更新社交軟件時也會變得焦慮。
絕大部分人的這種吃醋心態,核心是來自于對這種愛的自卑。
如果因為錢而建立的“價值”,那這是一個隨時會被拋棄的“價值”,因為一個人今天有錢不代表明天還有。
對這樣的人來說,他們的價值是因為他們的自信是建立在這種價值上的,而他們時時刻刻擔心這種價值的喪失,所以,他們就會時時刻刻地想要去控制別人。
能不能給別人提供價值是賺錢的核心。
如果給別人提供了價值,就一定能賺到錢;
如果不能給別人提供價值,那么別人未必會聽我們的。
所以,這是非常簡單的一個核心。
比如,男人想獲得長期關系的方法是獲得金錢、權力和影響力,女人則是會打扮自己,提升自己的外貌分數,這就是平常我們說的“價值”。
但這并不是核心,即使擁有了這些價值,我們依舊會患得患失,因為這些價值是會失去的。
再有錢的人也會焦慮,財富會流失,女人的美貌也終會流逝。
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價值以外,比較隱藏的價值是「軟價值」。
比如,有些人談吐幽默、舉止文雅、聰明善良等等,這些我稱為「軟價值」。
這種“軟價值”相比前面的價值并不是明顯,但也是價值的一種。
如果是基于這種軟價值的話,我們同樣也會陷入焦慮。
事實上,我們這個社會大多數人所理解的——“值得被人愛”本身無非是“贏得人心”與“對異性的吸引力”這兩種傾向的混合產物。
我很認同這句話。
我大學時候有個好朋友叫黑子,當時女朋友正好跟我分手,他晚上就陪我喝酒喝到了凌晨。
我就問了他,為什么到現在都不找女朋友?
他告訴我,他沒考上公務員,所以就先不找女朋友,繼續考公務員。
從他的角度來說,他似乎認為他必須得完成某個條件,才有具備有與女人互動的資格。
仔細想一想,似乎有點傻,但很多人男人也是這樣。
比如:“等我有房有車”……
當然,也可能是任何其他東西。
很多人也是這樣自己被自己框死了。
通過這個小故事,我想告訴大家:
價值不是決定一切的東西,我們不要把一切的理由都歸咎到價值上。
2“緣分帝”
當男生去問一個女孩子,“為什么你現在還沒有男朋友?”她會說,“我還沒有找到心儀的對象”。
我曾經看過一段文字:
1991年5月的一天,鐵凝冒雨去看冰心。“你有男朋友了嗎?”冰心問鐵凝。
“還沒找呢。”鐵凝來回答。
“你不要找,你要等。”90歲的冰心老人說。
一兩百年前,我們與一個什么樣的人共度一生,那是我們父母或者其他長輩所決定的。
但也就在最近幾十年,我們才終于有了自己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,終于有了自己選擇自己長期關系的權利。而在這種選擇當中,很多人越來越失去了自我,因為他們認為“愛”本身十分簡單,而困難是在于找到愛的對象或者被愛的對象。
因為,以前的婚姻都非常簡單,就是雙方媒介或者是別人撮合一下,婚姻也就是講究個“門當戶對”就可以了,但現在是自由戀愛,從這個角度來說,就是失去了自我。
所以,正是因為對象問題,有的人就會說緣分還沒到,他們也許沒有把這件事歸納為“價值”,卻是歸納為“緣分”,歸納為自己還沒有遇到對的那個人。
如果長期關系就像做一盤紅燒肉,有的人宣稱,“要做一盤天下第一好吃的紅燒肉”,但現在最大的困難是什么?
是“還沒找到合適的那頭豬”,還是“沒找到合適的那塊肉?”他一次紅燒肉都沒有做過,就宣稱沒有做成紅燒肉的原因是沒找到合適的豬肉,這是不合適的。
因為核心原因是在于他沒有嘗試過做紅燒肉,而不是因為沒找到合適的豬肉。
從這個角度來說,我們與其去尋找對象,還不如先去鍛煉自己愛的能力。不管用哪種方式,先去嘗試。
3“激情帝”
吸引就像吃冰激凌,想象一下,我們第一次吃冰淇淋的滋味,冰冰的、涼涼的、爽爽的、甜甜的,味道很爽是嗎?
但我們能回憶起吃第二個口冰淇淋的滋味嗎?
第三口呢?第四口呢?
基本沒感覺了。
比如有些男生和女生發生關系后,會忽然發現好像不怎么喜歡她了,忽然好像就沒有最初的那種感覺了。
這是為什么?因為這個男生不愛她,最初的好感只是“吸引”不是“愛”。
很多人把【激情的能力】與【愛的能力】本身混淆了。
在追求愛的過程中,我們常常會認為“自己有價值了才有愛情”,“愛情可遇不可求”,還會混淆「激情」和「愛情」,這是很多人的認知誤區,也是會影響到長期關系相處的三個最重要的基本核心問題。很多人把獲取不到長期關系的原因,歸咎于自己沒有值得被愛的價值上,而不是自己沒有愛別人的能力。
我們要知道:價值不是決定一切的東西,不要把一切的理由都歸咎到價值上。所以不要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錢或者是外界對自我的評價,又或者是別人的想法中,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。
一個完整獨立的個體應該是成熟的、有自己想法的,知道自己要什么,知道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。
那怎么知道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,想要的是什么?怎么讓自己變得獨立有想法?
這時就需要你多與自己進行連接,多與自己建立關系,人不僅要與外界建立關系,還要和內部、和自己建立關系,關系是拉近熟悉感的橋梁。
比如,可以在一個心情平靜的時候,找一個安靜的地方,用一個舒服的姿勢,放一首輕緩的音樂,讓自己放空、讓身體放空,感受身體給自己帶來的感覺,感受當下的感覺是怎樣的。
然后給自己找一張白紙,問自己幾個問題:
1、和以前對比,自己有什么變化?這樣的變化對自己來說是好的嗎?2、自己能做什么?喜歡什么?(例如,喜歡吃美食,那會做美食嗎?愛玩,是不是能給別人帶給別人快樂?等等)
3、身邊的朋友對自己的評價是什么?取交匯點就是別人對自己的肯定。
最后,就會發現,自己也會有愛別人的能力。
當一個人學會與自己連接,才會更愛自己,才能感受到其實自己是有價值的。當一個人學會愛自己時,就是變好的開始,不管任何的變好。
這時我們會發現,想要獲取一段長期穩定的關系其實也沒那么難,前提是自己得愛自己。
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,怎么能讓別人來愛自己呢?
從今天起,多愛自己一點。